人民网兰州12月3日电(刘海天)给农民一个舞台,农民就会还一个精彩。截止2015年10月底,甘肃省已经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共完成10426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这意味着,甘肃一万多个村子有了自己的精彩文化生活。
人民网兰州12月3日电(刘海天)给农民一个舞台,农民就会还一个精彩。截止2015年10月底,甘肃省已经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共完成10426个“乡村舞台”建设任务。这意味着,甘肃一万多个村子有了自己的精彩文化生活。
让农民群众在“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享受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做到“有组织、有队伍、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这简称为甘肃的“345工程”。正是靠着这个工程,甘肃的乡村舞台如同雨后春笋,在陇原大地上快速而精致地生长着。
甘肃对乡村舞台建设工作特别重视,成立了省“乡村舞台”建设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由16个省直部门为成员,由省文化厅副厅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以负责日常工作。各市州也根据甘肃省的统一部署,设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甘肃省每个季度会召开一次全省“乡村舞台”建设工作推进会,目前总共召开了七届。
根据《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方案》的要求,相关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试点阶段、推广阶段、普及阶段。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为试点阶段,首先在全省1228个乡镇每个乡镇各选一个行政村进行试点建设。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为推广阶段,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建设5000个“乡村舞台”。2015年1月至2017年底为普及阶段,至2017年底在全省16024个行政村实现“乡村舞台”全覆盖。
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工程,需要的资金不是一点点。甘肃采取“财政支持一点、项目安排一点、社会筹措一点、个人集资一点”的办法,广开渠道筹措资金。比如,酒泉市玉门市柳河乡通过用地优惠,吸引当地一批种植大户投入400多万元,在当地的黑沙窝沙丘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建成了黑沙窝文化广场和戏台,举办集商品贸易、沙浴保健、文化演出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节,既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村一特色、一台一品牌”。甘肃在“乡村舞台”建设中,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的群众文化生活平台。比如,陇南市文县重点打造白马风情、琵琶弹唱、玉垒花灯戏、洋汤号子四大文化品牌,建立了20个具有浓郁民族、民俗特色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甘肃在“乡村舞台”建设中取得成绩,靠的是“四化”:组织一体化、投资多元化、活动经常化、管理规范化。通过“乡村舞台”工程,把过去分散在十几个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这就是“组织一体化”。项目撬动、社会运作、企业赞助、能人助办……采用多种方式筹措乡村舞台建设资金,这体现了“投资多元化”。“活动经常化”则是指甘肃各地通过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民间文艺人才的积极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有力促进了文化与的深度融合。至于“管理规范化”则是指甘肃各地管理“乡村舞台”,始终按照同一个制度——《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管理细则(试行)》。
2014年,甘肃全省通过“乡村舞台”举办科技普及、道德讲堂、读书演讲、体育赛事、党员培训等活动500余场次,开展送图书、科技、博物展览等流动文化服务200余次,服务群众达到90万人次。自“乡村舞台”建设以来,甘肃省共组建民间自办文化社团8800多个,组织群众性文艺演出1万余场次,参与群众达到70多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乡村舞台”民间自办文艺社团共创作文艺节目150多个,开展书画、摄影、根雕、剪纸等艺术展览活动700余场次。
甘肃“乡村舞台”建设还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艺术的活态传承。如泾川县王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春官说诗”,以“旧瓶装新酒”的艺术形式,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联行动等创编为“说诗”,赋予了传统艺术形式新的时代气息。
“乡村舞台”工程对促进甘肃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可以从下边这首“六多六少”歌谣中看出来:“传谣信邪的少了、敬党爱国的多了;不尽孝道的少了、敬老尊贤的多了;聚众赌博的少了、生财有道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邻里吵架互殴的少了、和睦互助的多了;挑衅滋事的少了、团结友善的多了。”
2015年,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在陇南市康县召开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研讨会暨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观摩会,各省与会代表对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认为,甘肃省在全省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乡村深入开展“乡村舞台”建设,是贯彻落实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以及中央关于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改革任务的具体举措。甘肃省“乡村舞台”建设体现了“谋划起点高、推进力度大、整合范围广、服务接地气、建设成效好”五个特点。